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三石头客栈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搜索
查看: 643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寻幽探古访南京(3)

[复制链接]

653

主题

0

好友

797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6-12 14:19:3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[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作者:木儿    转贴自:本站原创    点击数:2547    更新时间:2006-5-12    文章录入:三石头              ]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   
  繁华市井的夫子庙和龙门里的江南贡院
  江南贡院门票:15
  南京夫子庙是孔子的庙宇,其全称是“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”,简称“文庙”。夫子庙始建于宋景祐元年(公元1034),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。历经沧桑,几番兴废。
  江南贡院位于夫子庙之东,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(1169),当时叫做建康贡院,是县府学考试场所。到清光绪年间,考生号舍20644座,主考、典试、监临、监试及职事人等的官房教百间,规模之大,占地之广,除北京外,为全国各省乡试考场之冠。
  虽然在夫子庙附近住了两天,但这还是第一次仔细地进去逛。夫子庙里除了一些商家之外,大多都是小吃店和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店。第一天晚上我们来逛夜市,因为时间晚了,好多摊都收了。不过仍然是让我淘到了一盏小青铜酒觞,古朴精巧的造型让我一见倾心,摊主开价15元,被我硬还到5元买下,如获至宝。还看到有竹简卖,有复古情节的我自然也不肯放过。本以为在南京定能买到兰亭集序的竹简,居然没有,于是作罢。第三天去买貔貅挂件,有一家店主见我背着大包便信口开价,愤怒中我连店门都没有进。后来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上以5元淘得,挂在包包上乱晃,心情很好。
  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时间去闻名天下的“乌衣巷”,只在夜游秦淮的那天晚上经过,天色墨黑中什么也看不清楚,本想白天去细细走走,可惜未能如愿。只在门外默念了那句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名诗,心仪许久的才子风流、东床佳话,都无缘寻访。
  一早就跟妹妹嚷着我要去江南贡院,第三天总算如愿。贡院的门前有好些铜像,都是古往今来著名的才子:唐伯虎、吴敬梓、郑板桥、林则徐……
  贡院的入口就在明远楼底下,左边题“为国求贤”,右边题“明经取士”。明远楼曾是贡院的中心,功能是用作监考,三层楼阁四面皆窗,居高临下,整个贡院一望无遗。楼名意出《大学》:“慎终追远,明德归厚矣”之句,教导士子以“孝梯忠义,为立身之本”。科举被废后,江南贡院被大半拆除,盛况不再。
  
  
  江南贡院似乎不接受携程卡的折扣,无论我拿出什么形式的携程卡,售票的女孩子都摇头不允,于是买了全票进去。
  一进贡院就看到了一跃之后身价百倍的龙门。旁边有跳龙门的讲究解释,我也凑热闹地过去跳跳。想着不知道古时有多少士子抱着“鱼跃龙门”的心情跃过这里,而功成名就一事却大都只是黄粱一梦,不禁唏嘘。考场失志人生精彩的也有人在,不过终究沧海一粟。
  
  
  贡院很小,感觉15元的票价很不值。建筑寥寥无几,估计也只是仿建,真正的建筑不是被损毁也已经被拆除。两边是士子的号舍,很窄,不知是否是真实的尺寸。号舍很简易,白墙红梁,两边墙上各有两层木架,当中是一层隔板。放上层用于答题,放下层用于休息。但号舍这么窄,躺着必定蜷身缩脚,辛苦自是不言而喻。还记得以前看《金装四大才子》里有描写科考的场景,士子们虽然艰辛,但条件比眼前这个号舍好上太多了。
  
  
  贡院左边的号舍比较有意思,每个号舍里放了一个人偶,旁边还有打油诗。述说的就是这考生百态,有踌躇满志的小童,也有久考不中的老人,有伺机作弊的无良考生,也有无聊游戏的花花公子,甚至还有诉说号舍失修、蛇虫泛滥的场景。游完这些号舍,就能对延续了一千多年、掌握着读书人命运的科举制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。
  贡院正中的楼里照例是史料陈列,当中是魁星(即文曲星)的塑像。陈列的物品包括历届状元的名单、服饰、抬轿等,我看到了一份状元卷,书法好得令人惊叹。虽说字写得漂亮是考取状元的基本条件,但亲眼目睹之后才明白这个“漂亮”的程度。
  
  
  在贡院里买了一张金属质地的书签,入手很沉。正面是江南贡院原貌,望过去号舍果真密集如云,明远楼处于当中如鹤立鸡群。背面是一幅文字图,据称其中暗藏“正心修身克己复礼鳌斗”十个字,不过我看来看去,也只看出了“身鳌斗”三字。
  从贡院里离开的时候,我又跨了一次龙门。方向相反的两次跨越,感觉也陡然不同。跨进时坦然轻松,跨出时却若有所思。不知道这一千年以来从这里进出如过江之鲫的士子们,两时的心情又是如何?进时忐忑不安、出时如释重负,或进时胸有成竹、出时眉飞色舞?当然,这也只是我的猜测而已。这复杂多变的人心,又岂是我所能猜得透的?
  就好像,那搁在书生身上千年的沉重负担,只游历过贡院的我是根本无法描述得清楚的。
  
  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首的古鸡鸣寺
  门票:5
  鸡鸣寺原名同泰寺,建于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(527 年)。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,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。鸡笼山东接九华山,北临玄武湖,西连鼓楼岗,山高62米,因山势浑圆似鸡笼而得名。寺址所在是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,早在西晋永康元年(300)就曾在此倚山造室,始创道场。东晋以后,此处被辟为廷尉署,至南朝梁普通八年(527)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,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。
  到南京之前就决定,鸡鸣寺非去不可。
  被冠以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之首的鸡鸣寺,历史很悠久了。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很多,要在南京寻古,怎么能够错过?
  说到中土佛教,就绕不开梁武帝这个人物。现今中国佛教的很多习俗,都来自于梁武帝当年的诏令,诸如吃素、击钟等。当然,说到南京,也绕不开梁武帝。莫愁湖的故事里,他是令人憎恨的强权者,但在鸡鸣寺,他却是一个千年不遇的诚心皈依者。4次舍身4次赎身,也算得是一段荒唐的传奇了。
  
  还没有走到门口的时候就看见了鸡鸣寺里虽然庙宇矗立,但气势并非金刚雄浑。朱元璋改建鸡鸣寺之后将此处辟为马皇后和妃嫔们的上香之地,这里自然也没有了和尚,成为了尼姑庵。而女子的阴柔,无论出家在家都不曾改变。
  
  
  鸡鸣寺供奉的是观音,寺庙不大,但香火不断,行经各处,都能看到跪在蒲团上诚心叩拜的信徒。我拿着进门送的三枝香也去上了一次香,但随风飘散的香烛薰烟还真是让我呛出了眼泪。
  行到大殿处见殿门紧闭,但无数游人趴在窗前向里探看。一时好奇我也凑上去看,原来里面正在做功课。尼姑们身着淡黄的缁衣,手执念珠诵经,虽然外面游人喧哗,她们却恍若未闻,连神色都没有丝毫改变。无妄念、不执著,果真是“四大皆空六根清净”的出家人。一时间我突然有些羞愧,这本是佛门清静地,我们这些红尘中人却处处扰攘。
  壮观的药师佛塔正在维修,四处都能看见散处的民工。施工声、敲砖声此起彼伏,现代的痕迹在这里过于明显,我一时间也丧失了游览的兴趣。
  寺中常有妙龄尼姑走动,年纪轻轻便已遁入空门,从此红尘无尤。世人见之,也常有感慨。其实感慨是互相的,世人叹她们正当韶华却不懂享受,她们则笑世人至今仍困苦于生老病死。其实入世出家,都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,各人自求心安,仅此而已。
  行至赠经阁,取阅了一本《金刚经》,经义精深奥妙、不可思议。
  到了鸡鸣寺,自然不能不去胭脂井。据说井名来源于以帛擦拭井栏,会留下一抹胭脂色的痕迹。而这口井让世人念念不忘的,却是那段关于亡国与亡国之君的故事。
  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。令两代君主魂牵梦萦的张丽华,不知又是怎样的惊世绝色。可惜,红颜总是薄命,胭脂井始终隐藏不了她悲剧的命运。颓艳浮华,都不过红尘一梦。所谓的万千恩宠、百般恩爱,都时日有限。
  
  我和妹妹去寻胭脂井,妹妹多年前到过,但如今四处都在修整,她有些记不清了。只说是湮没在荒草丛中的一口枯井,没什么好看。我原本就不是为观景而来,反倒觉得这样的景象会更容易放纵想象。
  我们从前门附近的一条小路走进去,小路很长,左边竟有民居。我们又怕走错了,于是沿途问人。途中却并无其他游人,想来都是来此拜神上香的,来此追寻古迹的人并不多。
  沿着他们的指示,我们走到小路的尽头,总算是看到了那口井。妹妹很惊奇地叫了一声,因为眼前的胭脂井跟她多年前的所见全然不同。井边修了一座新亭,亭前还有小和尚嬉戏的石雕。井很小,实在有些难以想象这里如何能藏三个人。我探头看了一下,井壁隐隐泛起泉水波光,已经不再是一口枯井。随着时代的更替,曾经的一切都已改变。若不是传说指引,谁还能够想象到这么普通的井后面,曾有过一个惊心动魄又凄凉悱恻的故事?
  越是这样的景点,越是人迹罕至。那些风声鹤唳的历史,已经被太多的人遗忘,他们注定不可能触摸到南京这座城市的内核。这样的行走,终究无益。
  
  未完待续的南京之行
  从鸡鸣寺出来,我们前往火车站准备回返上海。
  原本在旅行日程上,还有玄武湖一景。可惜时间所剩无几,幸好火车站对面就是玄武湖,于是只能在进站前的半个小时浮光掠影、望湖兴叹。玄武湖很大,按照妹妹的说法,我所能看到的连一半都不到。仅论我所看到的景色,其实并不是非常出众。但未观到全景,也不敢妄评。
  
  
  还有一个没去成的景点是莫愁湖。“河东之水向东流,洛阳女儿名莫愁。”对她的寻访,也是我的心结之一。
  再去南京,应该会选秋季,去栖霞山看如火的红枫,去玄武、莫愁赏湖,还想再去一趟明孝陵,从下马坊走起,从头再完整地感受一次……说“未完待续”,其实是留了太多的遗憾。
  游记终于拖拖拉拉地写完了,字数爆棚,在我的预料之外。写完这一切,距离南京之游已经将近半个月,但其中情景依然历历在目。旅游一事,于我其实劳心劳力,但无论如何,总是不枉此行。
  
木儿 2006428日于上海

  
  
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游客『许诺』于2006-5-14 17:59:01发表评论:
评分:3分
    其实,夏天的南京,山林之中,懒散的旅游者,早晨傍晚的寺庙古迹行,独特的休闲。。。。。好像是难得的体验。。。。。。

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转发到微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三石头客栈 ( 闽ICP备17012760号-1  

GMT+8, 2024-4-28 04:36 , Processed in 2.683204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