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三石头客栈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用新浪微博连接

一步搞定

搜索
查看: 599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金庸女子之程英

[复制链接]

653

主题

0

好友

797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Rank: 9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2-6-12 14:19:3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[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作者:木儿    转贴自:本站原创    点击数:5725    更新时间:2009-9-3    文章录入:三石头              ]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
  
  
  
  金庸女子之程英 金庸女子之程英 740)this.width=740" border=undefined>
      
遍阅人情,才懂疏狂率直之可贵;备尝世味,方知心静淡泊为最真。
   我想无双也会懂得,曾经深深爱过的那个人,他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。即使每到春来惆怅依旧,却再也不会令我们太过伤怀。
   因为我们所坚守的,并不是一段逝去的感情,而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意。
   远山渺渺,沧海茫茫。白云聚散,花事盛衰。人生离合,亦复如斯。
   何必烦恼?
   

  1
  很早以前,师父就对我说过,生命只是一场从生到死的过程,如灼目之电光,如逝海之一波,每个人都是如此,不必介怀。所不同的,只是过程的内容和长短,异像纷呈或者平淡乏味。而最关键的在于,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。
  那时候师父已是一个老者,即使仍旧精神矍铄、气度傲世,也掩盖不住内心深处的苍郁。我是桃花岛的关门弟子,只有我知道师父的心已经彻底沉寂了。那些江湖上的刀光剑影、虚名浮誉,他早已不屑一顾。相反地,一枝箫,一朵花,却构成了他一笑绝尘的晚年。
  如同岛上的竹门缓缓关闭,只在深处一隅,还能看见桃花纷飞、衣袂飘飘,而那个清朗挺拔的身影,已经江湖绝迹。
  从此以后,关于东邪黄药师,真的只剩下扑朔迷离、亦真亦幻的传说。
  
  2
  多年以后,我流离在外。
  江湖依旧盛大,奇迹层出不穷。这是一个乱世,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,而我甘于被埋没其间。没有人知道我,也没有人记得我,更没有人能认出我手中握着的,就是东邪当年一曲碧海潮生、技惊天下的那枝玉箫。
  而我也只能凭物怀想。
  
  世人都记得师父的女儿,她将师父的聪慧和狡黠发挥到了极致,这已足以江湖扬名。师父却常常慨叹,缺少一种平心静气的淡泊,将使她终生都陷入滔滔俗事中不思自拔。
  师父的六名弟子,莫一不是经过了人世的锤炼而蜚声江湖。他们各自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,却终生对同一个人心怀敬畏,即使身有残缺依旧不怨不怒。
  我一直相信,师父是这个世间最有智慧的人,只有他才能将自己愤世嫉俗的性格与残酷支离的现实圆转相通。他既能于这混沌人间忘我投入,也能看破俗情昂然出世,潇洒自如,绝不拖泥带水。
      事实上,只有我从性情上继承了师父的沉静和宽和,这使我能够将人生看得更为大开大阖。既不妄求,亦不盲从。
  
  3
  每到春来,惆怅还依旧。
  这是师父偶然写下的句子。作词者是前朝之人,历尽人世悲凉。年少无知时,我曾确信这只是一句对景伤情的即兴之辞。而在有过无数场生死相托的经历之后,我终于知道,作词之人心里的秋深不为人知。
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矜守的心念,只是有的人喜欢孜孜不倦地诉求,而有的人习惯秘而不宣。但都会触景生情,会在某一个毫不相干的场景里感伤莫名。
  话少心事多,多年前师姊黄蓉就曾如此断言我的一生。那一刻我略有惊惶地抬起头来,想要从她眼中看清自己,究竟还有多少残余的恬淡之色。
  我一向自以为是的从容,在她的一句话里陡然冰消瓦解。
  
  对于情感,我所有的认识此前一直来源于师父,此后才来源于自己。
  江湖上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流传到最后,还是只剩下遗憾的结局。情深不返,使我自懂得之日起心中便有坚拒。喷薄的激情和末世的颓唐殊途同归,它们都将让人陷入到万劫不复的绝望里去。
  于是无论怎样的开端和结束,我都始终清醒。即使也曾在某个时刻忍不住深情流露,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正确的判断。
  杨过说得对,我是一个善于隐藏的人,连箫声都不露喜悲。
  
  4
  在此后行走江湖的岁月里,我又戴上了面具。
  隐藏对我来说,已经成为一种习惯,这与我的容貌无关。事实上,所有外在的表现都不过只是一种形式。不以真面目示人,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深藏之事,喜怒爱恨都不愿展露人前。
  我始终相信,隐忍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。它是灵魂里呼啸而过的风,值得信仰和沉迷。因为这天地再宽阔,世间再博大,人始终都是孤独的。
  孤独地生、孤独地死,花开花落、春去春回,这是一个寂寥的过程,独立不改、周行不殆。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永恒,因为在真正的永恒面前,没有什么可以持久。包括生命,或者是那些至死不渝的感情。这对于那些奢望天长地久的人们来说,是一个莫大的讽刺。
  
  我知道自己的矛盾。可一旦决意相信,便不容质疑。心中留有一个唯美的希望,未尝不是一件幸事。我的固执同样坚决。
  他们都说我天生性情温婉,却没有人知道,我心里的凛冽和苍凉,其实远胜于此。
  
  5
  小隐隐于野,大隐隐于市。
  我不是一个真正能够出世间于世间的人,所以至今流连于清僻的山野。我爱好的只是苍崖松林间的一抹清风,或者沧海明月下的一道波光。即使只是某一刻的恍惚错觉,但所有皎然光洁、不沾风尘的事物,都将成为我的毕生信义。所以注定我一生都将执迷于古旧诗词的甘醇情怀,而学不会直面惨淡无趣的现实。
  于是师父精绝的六艺之中,我最终学到的,也只有婉转相和的音律。
  
  幼时母亲教我读书,读到《诗经·淇奥》的起首五句之后,翻转往复,竟是不能自已。
  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,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其时未必懂得当中的深意,只是那美伦美奂的比喻,已自令人心醉。
  多年之后得蒙师父传授“无射商”调,曲意温雅、不疾不徐。箫声幽咽如泉,带着欲诉还休的缠绵,配这五言,终成难解心结。

      
  6
  我仍然是一个依赖传言的人。
  江湖上的风云从未有哪一刻的停顿。那些人在江湖上走了多久,那些事就流传了多久。有的人注定会被众口相传,就像相遇时的惊鸿一瞥,未曾入眼,已然上心。永远都是如此,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,只是因为面对违背常理的选择,会丧失掉抗争的勇气,而终至愚不可及。于是杨过的出众,便正是在于他的疏狂,在于他与这个世间格格不入的矛盾。
  
  师父和杨过相见恨晚,相惜之情溢于言表。他们的相处,可以邀约,也可以偶遇。可以是研议武学、彻夜不眠,也可以只是相视而笑、不发一言。哪怕杨过一直驻足江湖,而师父习惯闲云野鹤。
  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师父眼里的欣喜之光,仿若重新回到了洒脱不羁的年轻时代。一首曲、一杯酒,愁绪全消、意气满怀,两手空空依然可以笑傲众生。这是我,甚至是师姊黄蓉,都不能带给他的。
  但我始终站在远处,不善激烈的清淡性情使我下意识地拒绝这样的相见与相交。这也是此后师父远游他方,我也不执意追随的原因。
  我想我是懂得的,师父这么多年来对我不曾字句言传但却身体力行的教诲,既是“随心而为”,也是“知止不殆”。
  因此更加坚持随遇而安。

      7
  离开绝情谷之后,我终于明白,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相遇,与缘分无关,亦与宿命无关,都不过是一场偶然。因着这偶然,便无需再去争取什么、怨恨什么。安然地接受,胜过无谓地纠缠。
  那些所谓的爱恨纠葛,其实不过是每个人内心难以化解的积毒。以师父这样的大智之人,尚且难以堪破,更何况是性情偏激的杨过。
  他的用情太过深厚,才致情花之伤剧毒入心。
  
  我并不否认自己曾经有过一场深刻的爱情。
  这场爱情没有激烈的表现,而且岁月的流逝终将磨灭它所留下的痕迹。但我却愿意用余生的光阴,信守这一段瑕不掩瑜的过往。
  一针一线,一言一语,我相信杨过是懂得的。在一个女子最美好的年华里,爱过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,即使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情节来辉映和回想,在渐行渐远的生命里也算得是一段动人的亮彩。
  即使此后天各一方、不再相见,也不会去争辩值不值得。
  
  8
  一见杨过误终生。
  这是江湖上的传言,而比流言传得更为深广的却是他与龙姑娘不离不弃的爱情。
  在见过龙姑娘之后我才深刻地了解,这世间没有人比她更适合杨过。他牵挂太多、心有旁骛,她却简单质朴、不惹他人,他善感多愁,她却纯粹少忧。杨过性格里的尖锐锋芒在她的潜移默化下终至婉转柔和,平易相对,不再伤己伤人。
  所以龙姑娘的单纯,其实比我的平和,在本质上更接近海纳百川的道理。
  
  而我早已习惯了隐忍不发。即使在心中曾经思虑千遍,重逢时依旧可以不动声色,只是一遍遍地写字自问: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
  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?问到后来,连自己也难以作答。词句的分切,就在白纸黑字之上。师父说过,书法的奥妙,便是隐匿于可说与不可说之间,最深沉的那部分。
  所以师父之前深喜小楷,之后却独爱汉隶。他的书法笔势生动,却同样方广沉稳。
  于是那一瞬间我陡然深刻地怀疑,或许自己痴情的理由,并非一时的情之所动,从此难以自拔。其实我迷恋的,无非是一种倾心的感觉。十九岁时如此,三十五岁之时亦是如此。因为心中曾有的情感与之相关,所以不忍割舍。
  “问花花不语,为谁落,为谁开?”
  
  9
  后来我和无双隐居在桃花岛。
  在跟随师父之时,我从未到过桃花岛。师父从不描述,我也从不过问。岛上所有的景致,都来自道听途说。
  江湖传言,岛上桃花盛放,犹如人间仙境,却没有人敢踏足一观。师父的乖僻性情人尽皆知,误解被无限地夸大,终于背离了真切的事实。
  
  我到的时候正是深秋,岛上落叶遍地,寂无人声。海涛拍岸,竹门深锁,凉风穿堂而过,带着些微悲怆的情绪。时光蓦然飞逝,往事的风流云散在这里清晰显现,让人无端端的,就觉得伤感。
  我去看岛上最高的礁石。长空急浪下,它岿然不动,好像千年万年的永恒,俱是如此。我一直远远地看着,不敢轻易近前,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。
  是在那一刻我才明白了,师父性情孤高,半世为人诋毁却从不辩白,并非因为别有苦衷。只是因为他和这块礁石一样,任凭狂风烈日、云开雾散,始终淡泊放达、立场坚定,于是对那些世俗的无聊见解不置可否。
  
  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与之争。

   

  10
  我教无双吹箫,曲是师父亲授的“无射商”调,词是《诗经·淇奥》:“瞻彼淇奥,绿竹猗猗,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。
  无双反复吹奏,曲意渐转润和清雅,箫声中夹杂着涛声和风声,恰如虚无的回忆。十六年前和十六年后,她也已判若两人。岁月的流逝促人成长,即使回忆中依然固留着一场浓艳纷纭的人生,也终可静心淡泊相待。
  我知道她的心事,但也仅此而已。我从未想过要给予安慰,或是引她倾诉。以曲抒怀,凭词达意,每个人都有自己难以忘怀的往事。那些走过的路,赏过的花,爱过的人,都已成为无可改变的事实。事实不会尽遂人意,有些事情忘记了固然是好,记得却也无可厚非。
  因为情感的广博和深彻,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。
  
  遍阅人情,才懂疏狂率直的可贵;备尝世味,方知心静淡泊为最真。
  师父曾经说过,既然这恒常的天理无人能改,那我们就应该欣然地接受,任其自然地来去。惟有如此,才能真正地做到不急不躁、不悲不怨。
  我想无双也会懂得,曾经深深爱过的那个人,他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。即使每到春来惆怅依旧,却再也不会令我们太过伤怀。
  因为我们所坚守的,并不是一段逝去的感情,而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意。
  
  11
  远山渺渺,沧海茫茫。
  白云聚散,花事盛衰。
  人生离合,亦复如斯。
  何必烦恼?


  
  
  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游客『金子』于2009-9-8 23:07:03发表评论:
评分:3分
    不辩解,不解释,长风独立。内心疼痛异常,依然不置一声。不是不愿,而是不能。所谓无话可说,人生辛苦,莫过于此。

游客『荷荷』于2009-9-7 0:57:45发表评论:
评分:3分
    不必在乎世人的想法,我们只是坚持自己的心意就够了。。。

查看关于此文章的所有评论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转发到微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手机版|三石头客栈 ( 闽ICP备17012760号-1  

GMT+8, 2024-5-6 21:14 , Processed in 2.901605 second(s), 2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